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 隋唐帝陵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庄陵

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


  庄陵是唐敬宗李湛(809-827)的陵寝,位于三原县,积土为冢呈覆斗型。
  1956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2001年,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一、地理位置与环境
  庄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柴窑村东南5公里处。陵建在清峪河北岸的黄土台塬地带。地势平缓。南距西安市52公里,浊浴河位于其西。
  庄陵陵区属华北地层区,处陕北高原南缘关中北部于陕北南部交接地带的台地上,紧邻陵区南为顺时针扭动的逆性冲平推断层-汾渭断陷的渭河段凹地带。因此,陵区的地貌呈阶梯状梯降。
  处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,四季分明,春季多晚霜,夏季多干旱,秋季多滞雨。年降水量比较充足,年均降水量537.6毫米,年均气温13.2℃,无霜期为204天。
  庄陵所处地区土壤土层深厚,一般百米左右,表土为风积层黄土,土质疏松,土层深厚,有机质含量低,且水土易流失。
  粮食及经济作物有麦类、薯类等,粮食作物为一年两熟。居民以传统的农业耕种为主。
  二、历史沿革
  唐代第十三任皇帝李湛(809-827)是唐穆宗的长子,其母是恭喜太后王氏。长庆四年正月继位。明李贽著《藏书》载,敬宗“善击球,好手搏,臣官小过,动遭捶打”。宝历三年(827)年二月八日,李湛夜猎还宫,被谋杀于室内,时年18岁。
  唐敬宗死后,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,庙号敬宗。陵墓建成于太和元年(827),当年七月十三日葬于庄陵。据《西安府志》载,清乾隆乙未年,陕甘资政对庄陵进行过一次修善。陵前立有“唐敬宗庄陵”石碑一通,清陕西巡抚毕沅所书。
  庄陵的使用情况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。据《长安志》和《三原县新志》载,庄陵在“三原县太平乡胡安村”附近。1949年后归属三原县陵前乡(镇)柴窑村。
  三、庄陵基本情况
  (一)基本情况
  陵冢以夯筑封土形成。坐北向南,呈覆斗形,居陵园正中,底边长57米,高17米。顶部为椭圆形。陵园城垣为夯筑,平面呈方形,四角建角楼,四面正中各辟一门,门外设双阙,南门外设神道,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石柱、翼马、鸵鸟、翁仲等石刻造像。神道前有清代立“唐敬宗庄陵”碑一通。如今城垣已毁,石像已残缺不全。另外,陵园北大约800米处原有陪葬墓一座,现封土已平。陵前立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“唐敬宗庄陵”碑一通,下方座埋入土中。目前保存完好。
  陵园为夯筑城垣,平面呈方形,东西长490米,南北宽480米。四面各有一门,门外各置石狮一对,筑阙台一对。城垣四角建角楼。南神门外设立神道,长460米。南端筑阙台一对。神道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石柱2个,冀马2个,翁仲6个等石刻造形。门外石狮一只埋于地下,另外一只蹲于一方座之上。另外2个冀马呈立状。最南端的石柱顶部从上到下造型依次为桃、莲、鼓和覆莲,底部分为上圆下方,上下两层。石柱通身为八棱形,均刻有花草纹,风化较严重。西侧石柱座佚,身残。另外五座翁仲(头部)被盗,一座破损。
  庄陵陵园出土有8件“蕃民”石像残块,分别出于陵南、东南、神道石刻北侧,头部均残缺,残高0.67-1.56米。
  在陵园东北800米处有陪葬墓一座,封土已平。据《长安志》载,庄陵陪葬有悼怀太子李普。
  (二)现存状况
  1997年5月3日庄陵神道西侧2个武官石刻头部、东侧3个文官石刻头部被盗,主犯被就地正法,目前找回一个石刻头像,保存在县博物馆。2000年3月31日,庄陵神道西侧唯一完整的武官石造像被犯罪分子推倒,石刻头部顶端部分因冲力断裂。为防止再次遭到破坏,将此石刻就地深埋。目前这种状况得到改善,对陵区进行了有效的保护。
  庄陵是晚唐时期第一座积土为冢的帝陵,它打破了初唐以来的因山为陵的定制,为其后的两座积土陵开创了先河。但在总体布局上,庄陵仍是沿袭了前例。
  庄陵布局严格,石刻保存较多,对于研究唐代陵寝制度的演变、石刻艺术以及晚唐历史,具有重要价值。
  四、文物调查
  1958年、1973-1978年,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对庄陵进行过调查。
  1980年12月,全国性的第二次文物普查,咸阳市文管会调查过庄陵。
  1988年12月,陕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,调查过庄陵。
  1990年7月,对唐庄陵及其陪葬墓调查。
  1998年,西北大学与日本奈良橿原考古学研究所对唐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。
  五、保护管理
  庄陵的保护机构从1956年开始设立。
  1990年4月成立,“三原县野外文管所”和“三原县公安局陵区派出所”。专人负责庄陵的安全保护工作。


陕西帝陵档案/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.—西安:三秦出版社,2009.12

您是第 位访客!